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西盟新闻 专题报道 文化旅游 文明之窗 社会事业 党的建设 平安西盟 佤山文艺 图说佤山 音频视频
 
 当前位置:首页 >> 木鼓网 >> 专题报道 >> 西盟乡村振兴>> 正文
 

工匠风采│叶冲:用油盐酱醋走出小康路

来源:西盟云 时间:2021/1/28 10:50:06 点击:933

 


“工匠精神就是把每一件小事做好,就算看似简单的油、盐、酱、醋,也能做出产业,也能走出小康路。”1月26日,在西盟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暨“西盟工匠”认定会上,来自中课镇中课村的“西盟工匠”代表叶冲,分享了自己从普通群众到“西盟工匠”的奋斗事迹和心路历程。

图片

“想干就干,干就要干得漂亮。”这是叶冲创业以来一直坚持的信念。多年前,她与丈夫从一个烧烤摊子开启了创业的道路。因为没经验、没特色,一开始的生意很惨淡,有时一天也就10多元的收入,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。因为叶冲始终坚信,无论做什么事情,用心坚持最重要。

“看似只是与简单的油、盐、酱、醋有关的饮食行业,其中也有很多的学问。”叶冲说。她通过一遍又一遍的调味,一次又一次的尝试,终于摸索出了麻、辣、香的佤族风味腌制产品,生意稍稍有了起色,但一开始销量也不是很好。

“因为文化水平有限,起初的我对网络销售很抵触,销售方式一直局限于‘线下’,生意一直不太好。”叶冲说。

“你的产品味道很好,但一直用这种的方式销售,想做大就很难。”“你有什么顾虑可以和我们说,我们帮你解决.....”直到2015年,村里来了扶贫干部,让叶冲的小事业迎来了春天。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叶冲开始在微信上销售自己的产品。不曾想到,就此迈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。

“销量从原来每天十几瓶,到几十瓶,再到上百瓶,有时我们夫妻俩只舍得睡两三个小时。”叶冲说,触网以后的订单越来越多,夫妻俩每天干劲十足,日子也变的更忙碌,这样辛苦的付出,换来的是每天手机里几千、几万元的转账。

2018年,随着规模的扩大,寨子里18户村民纷纷到叶冲的工坊务工,每年收入达3万元。看着寨子里上有老、下有小、文化程度不高、对就近就业需求大的乡亲们,叶冲立马萌生了把生产工坊做大做强的念头。

“我觉得佤族风味的土特产是一张好牌,我想带着大家一起打拼!”叶冲说。

2020年,叶冲的生产工坊迎来创业以来的巅峰之年,有时一天的营业额最高达到15万元,一年的营业额突破了500万元。而这一切的变化,要从2019年9月28日说起,这一天,叶冲永远记得。

“镇上领导来到我家找我们谈话,他们说,你们家的生意现在越做越大了,还带动寨子里面的乡亲们一起干,这是很好的,但如果一直都才是做简单的供货商,赚不了太多的利润,想不想把品牌做起来,提高产品效益,带着寨子里更多的人一起致富?”当时镇上领导来动员的场景,叶冲还历历在目。

做出自己的品牌固然是好,但作为一个只会点手艺的老百姓,靠自己能行吗?这是叶冲的顾虑和担忧,更是她的难处。

“后来,他们就开始帮我们出方案、想对策,送我去参加县里面举办的培训,就这样我们创立自己饮食品牌的路就慢慢开始了。”

现在,叶冲的生产工坊里,每天都活力满满,越来越多的群众成为了她的员工,每天过着在家门口有活干、有钱挣的新生活。

“从做精、做大,再到做强、做品牌,到现在一年500万的营业额,是党的力量和引导,给了我们强大的底气和信心。”叶冲说。

从最简单的摆地摊、卖烧烤,到现在现在一天最高记录有15万元营业额的生产工坊,叶冲在这平凡的行业里演绎着不平凡的劳动故事,诠释了脚踏实地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在党组织的引领下,用油盐酱醋走出的小康路。她表示,未来将继续发扬工匠精神,把自己的产业发展好,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一起增收,过上更美好的生活。

(西盟县融媒体中心 艾嘎)

 

 

 
 文章评论:


请文明论评!
 
 
主办单位:中共西盟佤族自治县委员会 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:中共西盟县委宣传部(互联网信息办公室)
备案许可证编号:滇ICP备202100126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53120180011
地址: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新县城勐卡路1号综合楼内宣传部 电话:0879-8342029
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879-8343115 在线举报
公安备案编号:53082902000001